返回

我的夜店女老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87 章
,正是有经验,有资源,能干事,干大事的时候,在工业自动化和人型机器人这个领域,常院士是国内屈指可数的领军人物。
    之前常院士的项目因为技术,材料和市场等原因,多应用于实验室或一些军工项目,没有大批量的市场化应用。
    不过今年随着科研院所的改革,以及宏观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结合了机械设计,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控制系统的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大幅被催生。
    但这个行业需要上下游配合,光有市场还不够,还需要各核心零部件厂商,及有项目集成能力的供应商一同配合。
    常院士不但自己技术上叫得响,这么多年也陆续培育了像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和谐波减速器,惯性传感器等项目的领军人才,行业整合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身上。
    这一次常院士也是突破了常规,这么大的项目光靠常院士的团队显然是不够的,也需要市场化的公司参与。
    而目前国内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布局最早也是最全面的就是元涟漪所在的沪联集团自动化事业部。
    元涟漪也是消息广博,常院士这边刚露出了意思,元涟漪就通过业内关系搭上了线。
    这么大的项目,能拿下来当然名利,好吧,利虽然不见得在眼前,但是名肯定是有的。名都有了,利也不算远了。
    本着这样的思路,元涟漪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跟常院士保持礼貌但不逼迫的交往,即充分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行业晚辈对于常院士这样的技术大拿的敬仰之情,又不过分卑微热情到让人不舒服。
    且元涟漪本科物理系出身,虽然现在搞管理搞战略搞业务,但是自动化是业务分一个分公司都是元涟漪亲自建立起来的,技术上多少也能说出来点,这一点在与常院士的日常对接中也算是一个刷分点。
    另一方面,元涟漪的重点就是老老实实的带着团队和常院士下面这些具体项目带头人嗑具体需求和业务细节。
    而今天,重头戏就是秀肌肉。
    让常院士和他的团队看到,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凭借过去几年的积累,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研发产品储备,并且能够补足实验室团队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缺口。
    众人寒暄几句,很快进入了正题。
    常院士开场白也很简单,欢迎了元涟漪带队的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后,就把主要时间交给了元总和团队。
    元涟漪也不浪费时间,先跟大家简要的介绍了一下沪联集团自动化业务部的三大主板块业务。
    “沪联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小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