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大会堂看见过“芙蓉鲤鱼”、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大小熊猫”座屏,都是蜀绣中的代表作。
进入街边小巷,走进一家名为时锦庄的店铺,这家店覃昭早有耳闻,来锦城的游客大都会来买上一两件绣品带回家,已历经三代,现在的老板是一个小姑娘。
手绢、手包、团扇……还有各种大小摆件,绣制图案既有山水花鸟、龙凤一类;又有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也有喜庆富贵的喜鹊闹梅、金玉满堂等和带有川省特色的熊猫。
往里走,一件长达6米的展示藏区人情风貌的双面三异秀屏风映入眼帘,旁边立牌上备注着“非卖品”三字。
那熟悉的针法,晕针、铺针、滚针等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结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覃昭不动声色,转头与店家小姐姐交谈,小姐姐显然认识知道覃昭,激动地让覃昭帮她签名。
虽然疑惑,自己带着口罩,她如何认出自己,不过这样刚好,熟人好办事,眼波流转间只需三言两语,小姐姐被迷得晕头转向,把那屏风的来历透露的干干净净。
不过十来分钟,覃昭带着得到的消息以及五件喜欢的绣品心满意足地走出时锦庄。
看来需要在锦城待一段时间了。
“好,昭昭你注意安全。”正在边上挑选发簪的覃慧书听到覃照的话,立马出声,“先别挂。”接过手机,“昭昭,阿照说你回去醉山河了,这次接到的绣品是什么哦,难不难?”
覃昭闻言,只能跟着覃照的话糊弄:“不难,就是时间长,琐碎了些,为他家姑娘绣一整套嫁衣。”
“哦,那昭昭你什么时候回来?今天,阿照带我们来了故宫,可惜的是起来晚了,没有看见升国旗,我们打算今天晚上就待在这边,等待明天升国旗。”滔滔不绝,显然心情很好。
覃昭:“妈妈,那户人家交了定金,说是要给自家姑娘最好的嫁衣,我这几天打算去锦城看看布料和丝线。”
“你一个人去吗?要不我和你爸爸飞锦城陪你一起?”
“阿照,你快给我和你爸爸订去锦城的机票。”
“妈妈,我去也是去大布行,不会有事的,你们放心。你们在燕城好好逛逛。”
“那你一个人注意安全啊!”
“好,妈妈,我过两天就回来。”
兹汵,一个深藏在景川西部的神秘地带,记录着古藏文化、吐蕃王朝的繁华与烽火岁月。在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