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涟漪认为正是沪联集团的优势。
所以之前整个团队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常院士的机械设计和动力系统能够达到现实可行来配合提出了相应的轴承,杠杆,力矩,惯性,和执行器及编码器的配合应用。以及驱动整个硬件产品的软件架构设计想法。
甚至,为了能更有把握的拿下项目,团队还更深入的基于沪联集团已有的传感器产品,设计了一款最新的力矩传感器,使用了还未上市的芯片及算法。
可以说,做了一百零一分的准备。
但为什么?元涟漪的眉头不由得皱紧。常院士的团队成员虽然也在就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跟右凯和刘学铭进行问题交流,但常院士本人却问的不多,这是第一个不符合常院士行事的地方。
毕竟,元涟漪亲眼看过常院士在内部会议上,针对自己的专业,是一问到底,就像孩童看到自己最喜欢的糖果一样,充分咀嚼吞到肚子里才能舒服。
第二点,常院士自以为不惹人怀疑的,其实偷偷打量了元涟漪好几眼,眼神中似乎隐含着几丝对不住。尽管元涟漪怀疑过是否是自己误解了,但是常院士的眼神又飘了过来。
还有一点,考虑到交流的节奏,元涟漪和团队其实特别留了个引子,在介绍沪联集团开发的一款曲轴杠杆时,其实设计中就考虑到了常院士正在开发的一款曲线运动机械臂的使用,但却没有明说。
以常院士的专业,自然马上就能看出来。元涟漪本来的设想是借着常院士这一问,再抛出他们早已准备好的方案,一来一往,气氛就会更加融洽。
可现实是,常院士明明看出来了,甚至元涟漪观察到常院士嘴都张开了,却并没有发文。脸上的表情既像是遗憾,又像是抱歉,一闪而过,但元涟漪心里已经有了些猜测。
元涟漪的脑海中闪过之前在园区门口看到的一幕,心里有了决断。
(本章节完结)